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侏羅紀世界:致敬後科幻哀傷

身為一個科幻影迷,自然不會放過「侏羅紀世界」這樣的致敬、續集電影!從小看麥克.克萊頓的小說長大,他不只是最著名的「侏羅紀公園」作者,更絕對是當代科幻世界的第一把交椅,但我覺得如果他還在世,看到「侏羅紀世界」一定會難過到不行。(以下有雷)
三張最有代表性海報。

其實如果不是科幻迷、對前三集內容沒什麼印象,應該還是能在這樣的電影裡得到不少樂趣與驚奇。猶如星際效應中說的,我們這代人越來越缺乏想像還有探索未知的心了。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一般人缺乏嚐鮮的習慣(因為現況已經很好了),也使得資本家不願意勇敢投資,除了網路科技圈外,一切成長緩慢且無趣,好萊塢則絕對是近十年的代表。反正觀眾是健忘的,二十年前電影的續集,吸引到的可能都只想懷舊,卻沒有過去的經驗吧?

不斷翻拍老電影或是乾脆無限制的一直出續集,在魔戒跟哈利波特後,片商們越來越只敢在同一題材上做文章。諾蘭重開機的蝙蝠俠精練又包含了個人創作,但其他的英雄片則只為完成一個大宇宙而喪失了創作與藝術的本質,偶一為之的青年反烏托邦式題材也因飢餓遊戲的嘗試,而使各片商無不蜂擁買這類版權。這包含陸續重開機的各類經典,如不久後也將上映的星際大戰。

很難過的,讓我期待了很久很久的「侏羅紀世界」竟也逃不出這個脈絡。在預告片中可看出,有一組人馬重回侏羅紀公園,並將侏羅紀公園時的內容擴增並改良,變成如同迪士尼樂園般的主題遊樂園,而為了刺激消費者前往,他們決定以基因重組技術,自己創造一隻前所未見的恐龍!

「侏羅紀公園」的濫觴,是在一個琥珀中發現一隻吸了恐龍血的蚊子,取得了恐龍的DNA,再使用部分青蛙的DNA來填補中間缺失的基因段落。麥克克萊頓作為當代科幻大師,每部小說當中都以某些人類濫用科技的例子,作為「人類很渺小」的引子,侏羅紀公園就是利用基因做文章,直指人類想當上帝的可怕,也在作品中出現了現在常見的名言「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而侏羅紀世界呢?從頭到尾,滿滿的懷舊與致敬,全然了無新意。兩個小孩與一男一女作為故事主線主角,直接讓人對應到侏羅紀公園第一集的配置,其中各個場景的故意模仿,好久不見的吳博士,甚至是Mr.DNA的動畫更是讓影迷熟悉。這樣的彩蛋令人勾起十幾年前的回憶,非常好,但遺憾的是,除此之外就沒有了。導演說,人類在島上被追殺的戲碼太多,希望增加一點人與動物之間的關聯。當然好,無論是金剛還是哥吉拉都玩過,更別提完全就是建立在與人類互動的猩球崛起,但突如其來的一個沒有多成功的馴獸師?先是說成功馴服了,然後再被背叛,最後卻又在緊要關頭回來幫忙?這不只差強人意還莫名其妙。
吸引全球Zookeeper模仿的畫面。

最令人血脈噴張的另一齣戲,自然就是壓軸的恐龍之間的對決。出場起手勢又為了致敬而致敬的舉起了信號標,結果暴龍就這樣跟著平常只管行政的主管走,乖乖去幫你跟基因怪物廝殺?雖然這隻暴龍顯然跟第一集最後面那隻顯然是同一隻,那又如何啊?他真的這麼乖,你武器計畫幹嘛不訓練他就好,找一堆不受控的迅猛龍幹什麼?這隻都二十歲了,幫你攻擊完還會自己乖乖離開不吃人肉呢!


科技進步的炫耀,其實也是當年侏羅紀公園受歡迎的一大賣點,但此片除了有一顆看起來不錯的好玩的玻璃球外(主角車號還跟當年一樣),頂多把第一集攻擊商業間諜的3D投影算進去,其他就乏善可陳了。DNA融合技術?二十年前就掌握好了,現在反而越來越失控,這也未免太遜了!抓恐龍技術?以前就知道電網了,現在雖然有什麼隱形防護網卻一點效也沒有,更別提關恐龍的設備根本沒有進步!最最勉強,就是升降座位可以看水生恐龍這部分還能算是出人意料之外了。

為了證明我自己錯了,我又去看了一次3D的版本,希望是因為特效做得夠好而讓其他觀眾覺得被娛樂到,但看完後,我更後悔我花這麼多錢看了......後製3D做得好爛啊!更讓人無法理解女主角的高跟鞋是哪裡買的,超細跟十公分,還可以跑得比暴龍快!

很多人總說,好萊塢電影怎麼那麼愛讓男女主角突然就開始接吻或做愛,有人會說這是為了戲劇張力,有人會說這是美國文化。我認為不少人真的把第一點當成真的了,所以一部電影當中,只要出現夠多突如其來的鏡頭,也慢慢地都會被當成是有「戲劇張力」,但侏儸紀公園當年不是這樣的。從微小的部分,慢慢揭露科學家的捉襟見肘、拒絕富豪的勇氣,從自稱不惜砸重本到揭發其實愛亂省錢,從商業利益的追求到挺身而出面對威脅,這些類似的人性鋪陳在侏儸紀世界中一個都沒有!親情在危機時的展現或是一起度過危機的愛情,都呈現的極為粗糙難以下嚥,更別提這次主打的馴獸師特色,輕描淡寫了一番竟就要說服看迅猛龍看了二十年的觀眾說:我是他們的老大。然後再被自己打臉?
一出師就發現:他們有新老大了。

另一件令我難過的事,是此片似乎打算出續集。吳博士帶著不少裝備離開,如果這不是導演另一個功力薄弱的馬腳,想必就是他們打算靠這次的票房成功,再開啟另一個恐龍三部曲。希望迪士尼買下星際大戰後,不會在這個夏天也令我失望。有人說,侏儸紀世界應該對觀眾而言要能跟侏儸紀公園切割?我們有誰曾經因為007換人演,就不要求詹姆士龐德的武器要包含跑車跟高科技武器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