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逆轉勝:專打一顆球

  原名「愛上九號球」的「逆轉勝」是臺灣第一部撞球電影,對我而言,是一部跟《賽德克·巴萊》一樣意義的電影:具歷史價值但不好好專注在故事上。  
這部片有幾大噱頭,五月天怪獸、寶米恰恰的黃姵嘉(以及超可愛的景美女中制服)、超級實力派演員王識賢,再加上九位真的是世界級撞球選手的巨星一起主演一部撞球國片?這根本太熱血了!眼看台版《金錢本色》即將出現,卻因為導演實在太熱愛撞球,而差一點點就真的成為史詩鉅片。
阿湯哥年輕時的作品金錢本色
  片中可想而知,也使用了不少動畫,雖然沒有網球王子般的驚心動魄,但也是十足的將花式撞球的各種精彩描繪出來,令人看到一半都會想出去挑一桿。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為何我會這麼說?因為,我發現這就是一部撞球電影,主角只是花式撞球,不是台灣撞球,也看不出太多的台灣特質。台灣燒酒雞?台灣黑道?台灣女校?其實這些都相當的不深刻,也都相當可惜,但因為導演讓太多元素佔據了畫面跟注意力,使得整部電影的許多細節看起來相當鬆散而沒有說服力。
  在一開始,女主角靠著鄰居的幫忙躲過了黑道討債以及差一點躲過的社工的噓寒問暖,本來都還相當的有巧思,但就在社工瞬間暴走又不自然的恢復後,讓我期待了一下這在未來是否還有其他鋪陳,可惜沒有,只有幾乎不影響劇情的出現了兩次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劇情中還為女主角安排了一個出場比例很怪的知心好友以及疑似死對頭,也是相當雞肋的存在,女主角有事都是跟鄰居哥哥溝通、哭訴,而死對頭除了一下爭校刊版面、一下去訓導處告狀(這點也很離奇,他們制服寫著100學年入學,而高中沒有訓導處這件事絕對不適這兩三年的事),卻又很突然地又成為粉絲來為決賽加油,這樣的安排有何用意?反而是怪獸在片中的情緒轉換、多年前的逃亡今昔對比的感受完全被稀釋掉,連多年前的情人以有錢大老之姿重新出現,都說不了什麼故事、無法增添男主角的背景亦或是帶出什麼感動,很單純、沒邏輯地說出了幾句好似影響重大的話,就再度消失。
所謂社工。
  撇開角色之間的連結與表現,主角是花式撞球中的九號球,這件事情也因導演、編劇實在太專業,而恐怕在電影的特質上什麼也沒發揮出來。運動相關題材的電影,為了要能讓內行與外行都能理解到一些韻味,通常會將該項運動中的某幾種精神放到,並在整部電影中一以貫之,而導演在這部電影中選了一個相當沒有渲染力的關鍵:專注、平靜。
  其實上述許多點,我猜都是為了增加名人客串的比例,或是為了贊助商才出此下策,搞不好拍完之後還為了這個重新拍過,不然這些環節真的都太基礎了,大學生畢製都少見這樣的錯誤。
飾演高中妹的女主角露底褲當成新聞點...實在有點歪。
  另一個小重點,最近接連看了兩部阿榮企業跟相信音樂製作的電影,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嘗試,但如果本片能跟共犯一樣有深刻的劇情,可能比較不枉費一群大咖聚在一起、花了一堆錢,卻沒有做出一個格局穩固的電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